天然石墨材料膨化处理-柔性石墨板制备-模压柔性石墨板制备单极板-真空浸渍树脂处理-热压整平极板-丝网印刷涂胶-双极板粘接处理-极板切边。其中柔性石墨板的制备、真空压制、浸渍处理是整个制备过程核心。常用的膨胀石墨双极板制备工艺流程。
①膨胀石墨板制备过程
采用天然鳞片石墨材料制备,通过强酸氧化在石墨层间形成化合物,保留石墨原有连续相的结构基础上增加了石墨层间距离,改变原有石墨的某些特性,形成一种具有优良柔软性和回弹性的物质。
制备膨胀石墨的关键在于层间化合物的生成,而在天然鳞片石墨在化学氧化过程中,石墨边缘区域和层间区域是同时进行的。前期把原料中多余的矿物质剔除,保证足够的纯度,杂质会引起石墨晶格缺陷和位错等的情况出现,影响导电性。
一般石墨粒度太大,表现出层间化合物形成不够充分;石墨粒度过小将会导致石墨边缘氧化过快,不利于层间化合物的形成,经过筛选的石墨粒度目数通常在80~200目左右。
在将插层剂与鳞片石墨按比例混合均匀且反应充分,通过插层剂控制层间化合物的生成,减少边缘化合物的生成,进而达到膨胀作用。常用的插层剂有硝酸、硫酸、高锰酸钾等。待石墨氧化反应充分后,经过脱酸、水洗、干燥等工序,将残余的插层剂去除干净,同时添加相应的抗氧化剂,防止石墨在高温条件下氧化。将干燥后的石墨放置800~1200℃下进行高温膨化,使石墨层间化合物快速分解,并利用分解产生的推力将层间距拉大,最终形状蠕虫状的石墨条,长度可达1~2cm。
②真空压制
将低密度柔性石墨板压制成高密度板,并印上相应的流道结构,这是压制成型的主要内容。柔性石墨在低密度状态呈蓬松状态,内部存在很多间隙的空洞且充满了气体。在压制的过程中,为了尽可能减少因内部气体聚集而造成的鼓包现象,应尽可能在真空状态下进行压制成型。
③浸渍改性处理
当柔性石墨板密度很低时,板材内部存在着大量的半封闭孔洞,甚至存在一些很大的空洞。当成型压力达到100MPa时,柔性石墨板密度可达1.5g/cm3甚至更高,利用扫面电镜可观察到表面结构和揭开后的层状结构,发现其表面比较平滑,只有很小的缝隙,半封闭孔明显减少,气密性得到明显改善。
其内部仍然存在各种细微孔隙,这些孔隙仍然直接影响板子的气密性;另一方面,紧靠蠕虫石墨之间的相互咬合难以承受结构的抗弯强度,很容易导致裂纹、撕毁和破坏性的损坏。为此,需要比采用浸渍注胶的工艺改善极板的密封性能和机械性能。
将已成型的柔性双极板放置真空浸渍灌中,同时按比例配制好需要浸渍注胶的树脂溶液;进行真空抽取,待罐内压力达到设定值后停止抽真空并开启浸渍液阀门,达到设定液位关闭输液阀门,同时进行加压浸渍,压力设定在1.5MPa左右。浸渍时间由浸渍剂类型而定,待浸渍完成后,将压力降至2.0bar,开始回液阀门将浸渍液压回储液罐。紧接对石墨板进行清洗、烘干及固化处理。